无障碍阅读 EngLish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最新动态

非遗传承|薅草仪式:传承3000多年的农事习俗

来源:本站  时间:2023-03-23  

春分至,万物苏

不负春光,不误农时


仲春春耕急

农忙时节

一起来了解古老独特的农事习俗


薅草仪式

薅草仪式流行于石柱县七曜山区的枫木、冷水、临溪以及西南部的三星、南宾等乡镇。


原始形态的“薅草仪式”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,土家先民从渔猎转为农耕时,为祭祀神灵、祈求丰收平安、驱逐野兽,而配以锣鼓敲打的一种祭祀祈祷活动,是一种原始野外傩祭的遗留。

薅草锣鼓

锣鼓是“薅草仪式”中不可缺乏的祭祀对歌道具,起着锣随鼓点,锣鼓伴歌声的作用。鼓师既是歌唱者,又是劳动指挥者。


每年薅草劳作时

两名锣鼓师傅(一人击鼓,一人敲锣)

在田边或坡上演唱

富有节奏感的锣鼓

嘹亮高亢的歌声

让劳动氛围变得轻快

提高劳作效率


一般由“开歌场”、“请神”、“扬歌”、“送神”四个部分构成,歌词多是一韵到底,以“七字句”、“十字句”为主,诙谐幽默,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


非遗传承

薅草仪式的产生与形成主要和地域生态环境、人文历史环境和宗教信仰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对于考究地域思想观念、风俗礼仪、劳作发展演变及部落群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。

2011年,石柱薅草仪式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若到黄水旅游度假区来,不妨体验一下这古老的农事习俗,感受薅草仪式的魅力~